咨询下桂花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一览佳肴
53542 次浏览 2024-06-01 提问
27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2024-06-03 06:25:16 回答

叶枯病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远抛,减少侵染来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栽植地要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增施有机肥料  
及磷、钾肥。控制栽植密度,使其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侵染机会。改喷浇为  
滴灌或流水浇灌,减少病菌的传播。  
③生长季节,从6月下旬发病初期到10月间,每隔10天左右喷1次  
药,连喷几次可有效的予以防治。
常用药剂有
1:1:100倍的波尔多液、
50%托布津500-  8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0%胶悬剂600-800倍)、
50%苯莱特1000-15  00倍、
65%代森锌500倍液等,可供选用或交替使用。
另外,土壤缺铁黄化
防治方法
(1)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在新梢生长期,每半月向叶面喷洒1次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此法见效很快。喷后2~3天,黄叶即可转绿,但有时效果不能持久。
(2)在土壤中施用稳定性较高的螯合铁Fe–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每株用20~40克,收效快且持久。另外,也可以用0.1%浓度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射,叶色恢复更快,但不可过量,以免产生药害。

2024-06-03 06:25:16 回答

这是桂花的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为桂花常见病。
加强培育管理。盆栽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
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高温高湿季节要定期喷药预防,用75%可湿性粉剂500至800  倍液有良好的效果,每周1次,连续2至3次。
一旦发现病害,就要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并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至300  倍液,每隔7至10天1次,直至病情被控制住为止。
波尔多液配制方法:
母液I:2%硫酸铜200mL。称取4.0g硫酸铜,放入250mL烧杯中,先加少量水,待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后,再稀释到200mL,备用。
母液II:2%石灰乳200mL。称取4.0g生石灰,放人2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静置15min,不要搅拌,使其完全乳化成膏状,然后加水稀释,用纱布过滤,转移至250mL烧杯中,制成2%石灰乳,备用。
按用水量一半溶化硫酸铜,另一半溶化生石灰,待完全溶化后,再将两者同时缓慢倒入备用的容器中,不断搅拌。也可用10%~20%的水溶化生石灰,80%~90%的水溶化硫酸铜,待其充分溶化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即成波尔多液。切记不可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否则质量不好,效果较差。

2024-06-03 06:25:16 回答

你好原因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原因:  
1、桂花为不耐渍植物,检查地下水位是否过高,办法:在桂花树1米远处挖约1.2米深坑,观察几天,看是否渗水,如果有渗水.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为挖排水沟,降低桂花周围的地下水位;二为在明年二三月份挖起桂花,在坑下填土,使桂花根系大部分高出地面,再在根周围用砖砌成花坛,填土至桂花土球上10CM.  
2、缺氮肥:可适量加入氮肥,办法有二,一为氮肥化水,直接浇在桂花根部;二为在离桂花树主杆约50CM挖深20CM坑一圈,把氮肥洒在坑里,覆土,浇水。  
3、光照不充足,桂花属强阳性植物,不宜长期荫蔽,如果是,宜移树至阳光充足处。
希望能帮到你

2024-06-03 06:25:16 回答

一、可能是浇水过多导致。浇水过多,盆土积水久湿,造成土中缺乏氧气,导致部分须根腐烂,因而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引起嫩叶变成淡黄色,花叶也相继逐渐变成暗黄色。发现后应立即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并经常松土,使盆土透气良好。发病严重的,需要将整个土地从盆中脱出,置于干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渗出,待下垂的枝叶复原后再重新栽入盆中。
二、干旱所致。浇水过少,或长期浇半截水或漏浇,使叶片的水分蒸发大于吸收,造成水分供不应求,也会引起叶片发黄。“旱黄”是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枯焦脱落的,严重时叶柄下垂呈萎蔫状。发现后需马上将花盆移至阴凉处,向叶面上喷些水,并浇少量水。以后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若此时骤然浇过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受到损伤,而引起花卉死亡。
三、肥大造成。施肥过多,特别是施氮肥过多而又缺乏磷、钾肥时,容易引起叶片变黄,表现为新叶肥厚,叶面大都凹凸不平,老叶逐渐变黄脱落,严重时叶尖干枯,甚至整个叶片焦黄。遇到此情况应立即施肥,增加浇水量,让肥料从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陈土,并用水洗冲土坨,换上部分新的培养土,再将植株重新栽入盆内。
四、肥小导致。施肥不足,尤其是长期未施氮肥或未换盆土,土中氮素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将植株脱出,换上一个大一号的盆,装入新的疏松肥沃培养土,将其重新栽好。浇透水后放半明处缓苗。待其恢复生长后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复合化肥。
五、水质不好。北方栽植喜酸性土的花卉,如桂花,由于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含盐碱较多,上述花木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铁元素逐渐失绿变黄。此时,可有间隔地浇施0.2%硫酸亚铁液,同时相间浇施0.1%磷酸二氢钾液,使“碱黄”得到治愈,同时磷酸二氢钾还含有磷、钾元素,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质量。
六、土质偏酸。我国南方地区为红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镁元素易流失,叶片因缺镁常表现出老叶、叶脉间首先绿发黄,可施用钙镁磷肥万年青等就会受害,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如果室温低于5℃,大部分喜温暖畏寒冷的花卉也会受害,叶、花、果发黄,干枯,易脱落。因此,入室后要根据或喷施0.1%至0.3%的硫酸镁溶液。对于酸性土的改良,应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施用石灰,施入少量石灰,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而且能够促进有机肥料的分解。
七、日晒所致。夏季将喜半阴和怕高温炎热的花卉,放在强光直射处养护,极易造成嫩叶芽或叶缘枯焦或整个叶片发黄,发现后需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的凉爽地方培养。
八、长期没有阳光。喜光花卉若长期放室内光线不足处养护则生长衰弱,叶片变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培养这类花卉平时需将其放室外向阳处或半光处,开花后再搬入室内观赏。
九、空气干燥所致。北方冬季因用暖气或生煤取暖,导致室内空气干燥,一些喜空气湿润的花卉,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易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枯焦,叶片上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应经常用与室温接近的温水喷洗枝叶,并在暖气片上或火炉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对于一些名贵花卉,夜间最好用塑料薄膜罩罩上,并在罩叶片局部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施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和避免土壤毒害。
此外,对生长过于茂午喷药,均易发生药害,引起叶片枯黄;受到空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是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也易造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盆花叶片发黄,机理较复杂,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发现叶子发黄时要仔细观察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并非所有黄叶现象都是病理病害,例如到了“秋风扫落叶”之时,落叶花木类黄枯落叶;一年生草花类枯黄而死;宿根类花卉地上部枝叶枯萎;花卉移栽时由于一时营养失调,出现少量黄叶脱落;个别花卉,如盛的枝叶长期不进行修剪,致使内膛枝光线不足,也易造成叶片变黄脱落。应注意适时修剪,使之通风透光,同时要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枝条徒长内放一盆清水。
十、病虫黄。花卉遇受真菌、病毒等病原物侵染,便会引起多种叶斑病,使叶片局部组织坏死,出现失绿黄斑或黄绿相嵌的斑驳,或整叶变黄脱落。受到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为害,叶绿素受到破坏,也会使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或叶色变黄脱落。发现后需及时喷药防治。
十一、毒黄。防治花卉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是炎夏中扶桑、白兰等萌发新枝后老叶萎黄时等,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病害。

2024-06-03 06:25:16 回答

你好,能引起地栽桂花叶子发黄,这可能是缺肥缺素引起的的黄叶现角。当植物缺氮时叶色会发黄,这是体现新叶发黄较为严重,老叶不容易发黄。还有就是缺素症,当植物缺铁时就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使叶绿素减少而黄化,如果缺铁不严重就体现新叶黄化,当缺铁严重里老叶也发生黄化。到花店或卖化肥处买复合肥和矿物质添加剂和硫酸亚铁。最好的办法就是往每一棵桂花挖穴埋入复合肥矿物质添加剂,用硫酸亚铁进行叶面喷施。

相关问题

页面运行时间: 0.072475910186768 秒